2025年3月,食品行业迎来重磅新规!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及《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同步升级,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将直接影响食品标签设计和市场合
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新标十大亮点解读
明确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无”“不含”声称要求
GB 7718-2025(以下简称“新标”)中此条款的出现,市场上不再允许出现“无色素”、“不含防腐剂”、“0添加剂”、“不使用色素”等针对食品添加剂大类进行声称的情况。
明确日期只能按照年月日顺序,同时需要标注保质期到期日
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标明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保质期6个月及以上的,可仅标示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不大于20cm2时,可仅标示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
致敏物质变为强制标识内容
规定含有八大类致敏物质作为配料时需强制标识,标示方式可使用字体加粗或下划线,在配料表临近位置专门标示提示信息的方式进行。
新增数字标签标示方式
数字标签的出现可以与传统标签形成互补,为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方式,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更多食品信息的途径。企业可自愿选择是否采用数字标签形式,如使用则需满足上述截图要求。
明确添加香精香料调配口味不得用真实照片
仅使用食品用香精、香料调配出某种配料或食物风味的,仅可使用相关配料或食物真实照片以外的图案,且应在图案临近位置醒目标示“图案仅供口味参考”等字样。因此草莓味果汁等相关类似产品,标签不得出现草莓等产品真实图片。
新增配料或成分在名称提及需定量标示
食品中的配料或成分若在食品名称中提及,应标示其相关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但仅用于说明终产品工艺和性状、风味、口味、口感等感官特征的描述性用语,或仅用于说明产品用途的表述中所使用的名称不需要定量标示。
将符合要求散装食品纳入预包装食品管理
GB 7718新标将预先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以计量方式销售的食品明确列入预包装食品进行管理,针对此类符合要求散装食品标签应按GB 7718新标进行调整并管理。
设定食品添加剂INS号标示方式要求
即只有满足产品包装最大表面面积≤60cm2,才可选择INS号形式,标示方式为具体功能类别名称(国际编码INS号)。(举例:增稠剂(1520))
新增发酵菌种和灭菌工艺标示要求
菌种在食品中起发酵作用的,也可归类标示为“发酵菌种”或“微生物发酵剂”。
菌种经过灭活或采取过滤等方式去除的可不标示,如标示,应在食品属性名称或配料表的临近位置明示产品的杀菌工艺,或标示“经灭活”“非活菌型”“杀菌型”“灭菌型”等能充分说明菌种已无活性的词语。
修改配料的归类标示方式
新标新增产品:添加、未经灭活或去除工艺的菌种、酱油、食醋、食糖、淀粉糖、发酵酒、蒸馏酒、食用酒精。同时植物油中的橄榄油修订后也可与其他植物油一样标示。
GB 28050-2025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新标七大亮点解读
强制标示内容升级:由“1+4”变为“1+6”
GB 28050-2025(以下简称“新标”)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由原“1+4”(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扩展为“1+6”,新增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
高糖、高饱和脂肪摄入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强制标示有助于消费者精准控制摄入量。
新增“盐油糖”提示语
预包装食品应在营养成分表下方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6 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 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提示语旨在通过法律强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膳食引导,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助力“三减”(减盐、减油、减糖)行动落地。
允许使用“卡”“千卡”“卡路里”等能量声称
适应市场能量声称方式,将市场常用卡路里描述方式列入可选择范围。只要满足能量对应含量要求,即可声称无卡、低卡等用语宣传产品。但需注意仅含量声称可以使用卡路里的描述,在营养成分表中能量的单位依然是千焦/kJ。
豁免范围调整,兼顾灵活性与规范性
GB 28050新标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情形新增粮食籽类和谷物杂粮等仅经简单物理处理、未添加其他配料的的单一原料干制品,并将豁免包装表面积限制放宽至≤40cm2。
此项修改将减轻小微企业与简单加工食品的合规负担,同时确保高流通产品信息透明。
修改部分营养成分营养素参考值(NRV)
修改8个营养成分营养素参考值(NRV),因此计算时需注意数值变化,以防算错导致投诉等问题风险。删除胆固醇营养素参考值(NRV),后期胆固醇的NRV%则不再需要标示,应以空白、横线、斜线方式表达。
优化营养声称与误差范围,强化科学性
顺应时代变化,对部分不适用或不适配营养成分声称进行删改或增加。
含量声称:删除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声称要求,新增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声称要求;
比较声称:删除碳水化合物、减少蛋白质、减少胆固醇、减少膳食纤维、减少维生素的比较声称要求,新增减少饱和脂肪的比较声称要求;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新增长期过量摄入盐、脂肪、糖等警示用语,修订蛋白质、维生素D、钙等作用声称标准用语。
检测要求:乳糖允许误差由≥80%调整为≤120%,维生素A/D误差范围统一为≥80%标示值,提升检测严谨性。
引入“份量参考值”,推动营养定量标准化
推荐18类预包装食品份量参考值,促进产品份量标示统一化。以份量标示的方式,更贴近实际食用量,方便消费者规划。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对比《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主要是针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日期、名称、标签内容格式、网售食品刊载信息等方面进行更新变化,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配套实施。
上一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乙酸乙烯酯被列入加州第65号提案致癌物质清单
下一篇:没有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乙酸乙烯酯被列入加州第65号提案致癌物质清单
- 韩国K-REACH监管体系2.0版技术革新要点解读
- 澳新家用洗衣机性能认证体系面临重构
- 2025年6月15日起,越南强制施行电动汽车充电桩国家技术法规
- 新规解读丨8月1日实施,不符合RED指令网络信息安全EN 18031标准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 欧盟RoHS报告适用于哪些产品
- 马来西亚拟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 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的防护等级
-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正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
- 标准解读《GB/T4698.26-2024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分析方法第26部分钽和钨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