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
电子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元件属于不需要能源的器件。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电子器件:工厂在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原材料分子结构的产品称为器件。
电子器件分为:
1、分立器件,分为(1)双极性晶体三极管 (2)场效应晶体管 (3)可控硅 (4)半导体电阻电容;
2、主动器件(又称为有源器件),是指电路中含有放大控制元(如半导体、三极管、MOS管等)的电路器件,主动器件需要外部提供电源才能工作。
集成电路,英文为IntegratedCircuit,缩写为IC;顾名思义,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检测范围
电子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场效应晶体管、三极管、二极管、电连接器等;
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检测项目
环境可靠性、机械、物理和寿命试验。
上一篇:失效分析
下一篇:CE认证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乙酸乙烯酯被列入加州第65号提案致癌物质清单
- 韩国K-REACH监管体系2.0版技术革新要点解读
- 澳新家用洗衣机性能认证体系面临重构
- 2025年6月15日起,越南强制施行电动汽车充电桩国家技术法规
- 新规解读丨8月1日实施,不符合RED指令网络信息安全EN 18031标准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 欧盟RoHS报告适用于哪些产品
- 马来西亚拟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 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的防护等级
-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正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
- 标准解读《GB/T4698.26-2024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分析方法第26部分钽和钨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法》